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体育猫最新地址 > 新闻动态 > 中苏为什么反目?

中苏为什么反目?

2025-01-23 01:00    点击次数:80

上个世纪中叶有一段时间里,中国和苏联的关系一度非常亲密,当时把这种友好亲密的关系形象的称之为“同志加兄弟”。两国的关系是源于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共同追求,是基于在东西方对峙下的同仇敌忾。

我们在建国后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,全面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。而苏联也通过提供贷款和技术支持的方式,帮助我们进行国家经济的建设。也正是苏联的帮助下,我们才得以开启了工业化的进程。

苏联那时不仅全方位地支援我们的工农业建设,还对我们军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帮助,甚至于是核武器的研制。总的来看,苏联对于我们的援助大致分为两个时期,一个是斯大林时期,另一个就是赫鲁晓夫时期。真正大规模地援助我们的是在赫鲁晓夫时期,而我们与苏联反目也是在赫鲁晓夫时期,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

造成中苏反目的原因有两个方面,一是意识形态上的分歧,另一个则是国家利益上的冲突。我们先看一看意识形态这方面的分歧。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,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挑起了这场两党之间分歧的开始。这个秘密报告主要有两点引起了中方的不满:一是对于斯大林的严厉批判,二是提出了资本主义可以由“议会道路”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。

展开剩余78%

我们先说第一点,对于斯大林的批判。实事求是地地说,对斯大林批判绝不是无中生有。严格来讲,中方对于斯大林表现出来的大国沙文主义也是非常的反感和不满。因此对于赫鲁晓夫的“揭盖子”,中方认为有积极的一面,破除了迷信,解放了各国共产党人的思想。但同时又认为此举无论在内容上或方法上,都有严重的错误,是“捅娄子”。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不同兄弟党打招呼,又对斯大林全盘否定,这都是中方不能理解和接受的。

第二点,关于“和平过渡”,这实际上就是确定今后革命原则的问题。中方认为这点不符合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原则,实际上有对苏联同美国妥协的疑虑。如果发生这种情况,于公于私中方都是绝对不能接受的。但这一点上,当时中方并未与苏联争执,也未提出批评,直到第二年苏联再次提及此事,中方才在两国的内部会议中提出此事。

此外,在苏共二十大后发生的波兰、匈牙利事件,使得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又有了新的发展。中方对于苏联的处理方式不满,批判苏联在处理兄弟党和兄弟国家时的那种大国沙文主义错误。但总体来说,在这上面分歧远远不及在斯大林的问题和“和平过渡”问题上大。

但这些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并没有使得中苏两国关系倒退,相反在这段时间内两国的关系更加密切。但在1958年夏天之后,两国的关系却急剧恶化。而导火索就是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。在此之前虽然双方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分歧,但一般局限于理论范围内。再者当时赫鲁晓夫立足未稳,需要中国的支持,不得不对中方的批判采取忍耐的态度。第三,中方也需要苏联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的援助,希望维护友好的大局,因此在批判上的态度和方法都比较谨慎,也就没有激怒苏方。但此时苏联提出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,却是直接严重侵犯到了中方的国家利益,我们自然不可能妥协,双方的关系自然急转直下,矛盾陡然激烈了起来。

随后发生的“炮击金门”事件中,苏联认为此举可能激怒美国,引发大规模的冲突,进而将苏联牵扯进来,因此对中方极为不满。为此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两国的关于国防技术方面的协定,这也为撤回了向中方提供原子弹技术的技术资料。接着在1959年的中印边境冲突中,苏联不顾中方反对发表了一个袒护印度的声明。苏联一再地侵害中国的国家利益,使得两国的矛盾越来越大。这种情况下,早已存在的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也就被放大,成为了双方斗争对方的武器。到了1960年布加勒斯特会议上,两国的争论表面化、激烈化,导致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恶化,苏联单方面撕毁600多个合同,撤走全部专家,中苏关系彻底破裂。

自那之后,两国展开了大规模的论战,并发生了数起武装冲突,昔日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盟友,同志加兄弟的两国成为了对立的国家。很长时间里,苏联在我国北方边境陈兵百万,成为我们国防上巨大的隐患。我们在苏联断绝援助后,被迫独立自主地开始工业化进程。我们最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但今天我们谁都不应该忘记那个艰苦创业的年代。

中苏两国的反目,看似是意识形态上的分歧造成的,实则是苏联方面对我方国家利益上的侵害造成的,只是在这之后双方的斗争围绕着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而展开,但本质还是在于我们对于国家利益的维护而引起的。早在建国初,伟人赴苏希望能够为国家争得一个友好的待遇,但迫于实力的不足,我们不得不咽下那口气,在付出了不少代价后换来了苏联的援助。经过朝鲜战争,斯大林、苏联看到了中国的潜力,才开始大规模地援助、武装中国,使得我们的国力迅速恢复。

在赫鲁晓夫上台后,一方面是他立足未稳需要中国的支持,另一方面中国实力的增长,使得我们对于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愈发反感和抵制,才有了苏联交还旅大和中长铁路,并对中国施以大规模的援助。因此,我们才看到此时两国虽然在意识形态上有分歧,但双方还是能够保持团结。事情的变化就在于赫鲁晓夫的地位稳固后,他在对外事务上就不再顾忌中方,因此才会发生那些严重侵犯中国国家利益的事情,这就是中苏反目的重要原因。

但我们要明白,中苏反目不能仅仅怪罪于赫鲁晓夫个人的身上,它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思想下必然会发生的事情,不论谁当苏联领导人,无非就是早晚的问题。一旦我们有实力反抗时事情就一定会发生,哪怕是斯大林在世同样会发生。为了新中国而浴血奋斗过的人们,是绝对不会允许外部势力再次踏上我们的国土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Powered by 体育猫最新地址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